10
更新于2022-08-18 00:05:24
29416
閱讀
43
回復
4
收藏
昨天,一則消息在不少杭州人朋友圈熱傳,“菊英面店新華路分店要關門了。”

昨天中午,記者趕到這家店,玻璃上貼著通知。很多顧客來店里吃面,員工說,店現(xiàn)在關了,不好意思。

菊英面店新華路分店停業(yè),菊英創(chuàng)辦人說:我們兩年多前就不參與了

店里桌椅已經挪在一起,員工說下午有車子過來,拉到其他分店。

菊英面店新華路分店停業(yè),菊英創(chuàng)辦人說:我們兩年多前就不參與了

菊英面店新華路分店停業(yè),菊英創(chuàng)辦人說:我們兩年多前就不參與了

聽店員說,新華路店8個人,除了收銀的是杭州人,其他人多來自安徽,兩個燒面師傅來自東北,三年前開業(yè),他們從其他分店調過來,一直干到現(xiàn)在。

“來吃面的都是附近老街坊,中午生意最好,一中午最少能賣200碗,用掉4袋面。”停業(yè)具體原因,店員說不清楚,不過近兩年房租一直在漲。

記者聯(lián)系這家店的房東,她說不太清楚菊英這家分店為什么提前退租。

“菊英來之前,這里也是餐飲店,現(xiàn)在已經有人來咨詢店面招租情況,可能以后還是開餐飲店,畢竟附近開餐飲店的很多。”

下午兩點,其他分店員工陸續(xù)趕來搬東西。分店經理告訴他們,“我們現(xiàn)在不是說不開了,這只是‘置換’,將來還有新的門店……”

“杭州十大必去的面館”曾排名第一
因《舌尖上的中國》第二季大火

1993年,顏寶福和妻子許菊英在中河南路開了一家面店。27平方米,廚房6平方米,上廁所要去百米開外的公廁。

“我們也是生活困難,才想到開這家小店的。剛開出來,生意非常慘淡。第一天才賣了9碗面,兩三天后10碗,五六天后12碗,第一個月才用掉兩三斤面……一年之后每天才賣五六斤面……”2016年,老顏曾向快報記者回憶。他把開店前八年叫“八年抗戰(zhàn)”。“之后就好起來了,每天能賣100多斤面。”

后來的菊英面店,在杭州名氣很大,一份流傳很廣的“杭州十大必去的面館排行榜”,菊英排名第一。

真正火到全國,還是因為《舌尖上的中國》。

2014年4月,陳曉卿執(zhí)導的央視美食紀錄片《舌尖上的中國》第二季播出,第五集“相逢”講到菊英面店,播出2分41秒畫面,配文362字,至今讀起這段解說詞,耳邊還會回響李立宏那深沉渾厚的聲音:

學者把杭州稱作中原在江南的語言飛地,依據(jù)是杭州話中突兀的兒化音。

一種食物,片兒川,最能說明這一切。不起眼的鋪面,不繁華的地段,然而食客絡繹不絕。

菊英面店新華路分店停業(yè),菊英創(chuàng)辦人說:我們兩年多前就不參與了

這家面館至今只有7張桌子,每日僅營業(yè)半天,一年固定放兩個月暑假。這仍然沒有抵消杭州人對這碗片兒川的熱情。

每天面館營業(yè)結束,顏寶福都要里里外外擦拭一遍。這種堅持也體現(xiàn)在老顏對于食材的選擇上。

每天5點,面館開始忙碌,豬膘肉熬豬油,煮面保持濃香。

菊英面店新華路分店停業(yè),菊英創(chuàng)辦人說:我們兩年多前就不參與了

菊英面店新華路分店停業(yè),菊英創(chuàng)辦人說:我們兩年多前就不參與了

一年四季,筍的出產總有青黃不接的時候,但為了筍與人的持續(xù)相逢,老顏會跑遍杭州周邊,盡可能把最合時宜的竹筍,請到熱氣騰騰的碗里。

雪菜要用頭茬菜,葉子和菜梗的比例也要老顏親自把關。筍片與雪菜都是江南味道,一白一青,一鮮一酸,緊跟時令。在湯頭中短暫汆熟的面條,顯然是北派面食習慣的延續(xù)。無論多么驚心動魄的歷史進程,落在食物上,都是不露聲色的簡單。

畫面中,有老顏的一段旁白:人家說我大概有點毛病,有可能,沒有毛病的人堅持不了,幾十年來搞衛(wèi)生,又不是一個月兩個月,每天都擦,可以說現(xiàn)在不大有的。

菊英面店新華路分店停業(yè),菊英創(chuàng)辦人說:我們兩年多前就不參與了

老店拆遷幾乎放棄

溫州老板接手經營

2017年7月,中河南路老店拆遷后,菊英一家在中山南路368號開出新店。

出名后,找來投資的、合股的、加盟的、學藝的……絡繹不絕。老顏不勝其擾,在店門前顯眼位置掛出“不開分店、不加盟、不轉租,無技術可教”的告示,底下還加了一句“請放過我”。

菊英面店新華路分店停業(yè),菊英創(chuàng)辦人說:我們兩年多前就不參與了

2017年8月,快報記者采訪顏寶福和妻子許菊英時,聽他說到一位溫州人——當時老店拆遷后,老顏一度不想干了,一個在店里吃了十多年面的溫州老板及時出手。

溫州老板姓陳,50多歲,一直在杭州做鞋子生意。當時老顏告訴記者說,現(xiàn)在店里的法人代表也換成了這位陳老板,自己入的是干股,算是“中國合伙人”。

2019年端午節(jié)后,顏寶福和妻子許菊英、女兒顏美陸續(xù)離開了這家店,經營權轉讓,溫州陳先生接下了面店。

2019年至今,菊英面店在杭州迅速擴張,分店開出十多家:延安路店、新華路店、建國北路店、體育場路店、清泰街店、中山南路店、慶春路店、交運大廈店、四季青店、濱江寶龍店、湖墅南路店、文三路店、濱江寶龍店。

老顏女兒顏美:

爸爸說,他有時候做夢都夢到在做面

昨天下午,記者電話聯(lián)系了顏寶福的女兒顏美。

“爸爸今年67歲了,慢慢地老了,想起以前開面店的日子,他會有些感傷,人甚至有點抑郁……”顏美在電話里說,“以前是拼命做、拼命干,不做面了,老爸一下子精神松散掉了。”

1993年菊英面店開創(chuàng)那年,顏美上小學六年級。“我今年都40多歲了。”

記得那時候,爸媽在中河路上開面店。營業(yè)執(zhí)照上是許菊英小吃店,招牌上叫菊英面店。

因為太忙,他們沒時間照顧我,我一直在奶奶家里長大。

印象中,他們?yōu)榱松嫫疵苫,那時候很苦:我上初中的時候,爸爸早上兩三點起床,除了做面條,還有包子和餛飩。

實在太累了,就主要把精力放在面條上。

老面店那時候,有十多種面條,賣得最好的是片兒川,生意最好的一天能賣六七百碗。

店里除了我們一家三口,還有四個女員工,只有爸爸一個男員工。

菊英面店新華路分店停業(yè),菊英創(chuàng)辦人說:我們兩年多前就不參與了

收銀員是王玲大姐,比我大幾歲,現(xiàn)在在大關新開的一家面店做服務員。

當時店里生意很好也很忙,爸爸媽媽和三個燒面師傅連軸轉。

燒面師傅福建人曾美清,比我小一歲,現(xiàn)在是鼓樓店里的燒面師傅。

燒面師傅包雪蓮,我叫她小包,現(xiàn)在不知道她去哪里了。

燒面師傅陳小琳,現(xiàn)在算來也快50歲了,分手后至今沒有她的音信。

2017年,我們搬離了中河南路,搬到中山南路。

開了兩年店,我和爸爸媽媽就離開了。我記得我是2019年的端午節(jié)離開的,爸爸媽媽堅守了幾個月,最后也離開了。

現(xiàn)在的菊英面店,經營者是溫州人陳哥,和我們家是朋友關系。

他很關心我爸爸媽媽,每年都會來看看。

爸爸人雖然離開了面店,但心還留在那里,一直沒有真正離開過。

因為新店來了燒面師傅和配菜師傅,爸爸媽媽都會過去指導一下這些新人。

每天,媽媽會陪著爸爸,逛逛錢塘江、西湖、城隍山和吳山廣場,常去的地方是河坊街一帶。

爸爸媽媽去公園散步,好多人都會問,“你們還開面店吧?我們肯定去吃的。”

現(xiàn)在面條的一些做法,和他的初衷不太一樣。但畢竟社會在進步,觀念在改變,心有余而力不足。

現(xiàn)在常常會回憶以前,那時候雖然苦,但也很快樂。

爸爸說,他有時候做夢都夢到在做面。他呀,一輩子對面條太較真。

我們不敢在他面前提起以前的事,他會非常感傷:一下子不做面店了,成為我們全家人的回憶……

菊英面店新華路分店停業(yè),菊英創(chuàng)辦人說:我們兩年多前就不參與了

顏寶福和許菊英近照 顏美 提供

顏寶福原來是杭建公司工人,年輕時和朋友去錢塘江邊抓魚,邂逅了船家女許菊英。老顏屬雞,菊英屬羊,比他大兩歲,兩人是姐弟戀。

許菊英說,他到我們住的船里來看一下,我們就認識了。那天如果我出去抓魚,就碰不到了。

老顏說,他連自己生日都不記得,不過有件事一輩子記得很牢,就是第一次見面,24歲的許菊英齊肩發(fā),藍底白圓點上衣,茶色褲子,腳上穿了雙套鞋。

1980年結婚,1981年有了女兒顏美,1993年面店開張,用的是妻子的名字。

cr杭州吃什么
  • 人贊過
查看更多
相關推薦
回復(43)
V9 發(fā)表于2022-04-02 17:04:28

變成連鎖以后就不好吃了
V15
勛章
發(fā)表于2022-04-03 17:25

是的,面店就是靠師傅的火候功夫
V14
勛章 勛章
發(fā)表于2022-04-02 17:27:55

故事意味深長啊
V16 發(fā)表于2022-04-02 20:24:10

這是個感傷的故事
V14 發(fā)表于2022-04-02 21:16:37
1#

可以哦不錯的
V15
勛章
發(fā)表于2022-04-02 21:21:33
2#

好可惜,還能吃到正宗的菊英面館嗎?
V15
勛章 勛章
發(fā)表于2022-04-02 21:32:16
3#

好久沒吃他們家了
V16
勛章 勛章
發(fā)表于2022-04-02 22:01:53
4#

菊英面館好多年了
V16
勛章 勛章
發(fā)表于2022-04-02 22:36:34
5#

故事意味深長啊
V16
勛章
發(fā)表于2022-04-02 22:46:16
6#

覺得這年頭愿意用細堿面燒面條的店越來越少了
V16
勛章 勛章
發(fā)表于2022-04-02 22:47:49
7#

我沒去吃過,很好吃嗎
V16
勛章
發(fā)表于2022-04-02 22:48:21
8#

一直沒去吃過
V15
勛章 勛章
發(fā)表于2022-04-02 22:53:45
9#

起起落落起起落落
V15
勛章 勛章
發(fā)表于2022-04-02 23:08:56
10#

現(xiàn)在真的是難
V15 發(fā)表于2022-04-02 23:19:26
11#

哇,還沒吃過
V15 發(fā)表于2022-04-02 23:20:24
12#

湖墅南路店吃過幾次,感覺還行。雖說和最早的老店可能有一些不同但總體應該還是向老菊英靠攏的?吹嚼习褰者是挺唏噓的,確實看上去蒼老很多,可能之前太多的精力給了那碗片兒川。祝老顏身體健康!不管菊英老板是誰,那碗不太“正宗”用雪菜不用倒篤菜、吃得到筍片的兒川我們都會記在心里。
V14
勛章 勛章
發(fā)表于2022-04-02 23:25:27
13#

以前舌尖上看到老顏神清氣爽,現(xiàn)在看著近照他眼神都迷離了,人一閑下來就失去了那股精氣神。特色小吃還是得自己把控才能保持水準,完全交給別人做,即使再怎么手把手教,還是很難做到位。
V11 發(fā)表于2022-04-02 23:28:06
14#

路過點個贊
V16
勛章
發(fā)表于2022-04-02 23:28:48
15#

已經沒有老底子的味道了
V16
勛章
發(fā)表于2022-04-02 23:28:50
16#

好像去過這家店
V15 發(fā)表于2022-04-02 23:38:02
17#

又一家店鋪關掉了
V14 發(fā)表于2022-04-02 23:53:16
18#

哇塞看起來好好吃呀
V16 發(fā)表于2022-04-03 07:08:33
19#

V17
勛章 勛章
發(fā)表于2022-04-03 11:33:22
21#

還沒去過這家店
V14
勛章 勛章
發(fā)表于2022-04-03 12:27:31
22#

還有那家不是你們經營的啦
V14
勛章 勛章
發(fā)表于2022-04-03 13:25:31
23#

自己把自己招牌做砸了
V16
勛章 勛章
發(fā)表于2022-04-03 13:57:08
24#

菊英分店開多了以后味道就不正宗了
V16
勛章 勛章
發(fā)表于2022-04-03 15:01:32
25#

感覺分店一多,味道都變了
V16
勛章
發(fā)表于2022-04-03 16:34:36
26#

滿滿的都是回憶

快速回帖 使用(可批量傳圖、插入視頻等)

表情
新用戶注冊
  Ctrl + Enter 快速發(fā)布
 

 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