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看真的老虎,必須去
杭州動物園(少兒公園)。


位于動物園最高處的虎山,住著兩只東北虎和一只白化孟加拉虎。
兩只東北虎分別叫“大虎”和“小虎”,大虎6歲左右,小虎比大虎小2個月。


俗話說“一山不容二虎”,工作人員只好讓它們輪流在運動場里進行活動。


大年初一那天來看老虎的,大多數(shù)是家長帶著孩子,很多小孩是第一次見到真的老虎,都非常興奮。
一位中年男子一邊拍著老虎視頻,一邊對著手機說:“祝群里的各位朋友,虎年大吉,生龍活虎,虎虎生威!”
突然,老虎發(fā)力一跳,輕松躍上臺階,引發(fā)了眾人的尖叫和歡呼。


在虎山旁邊,就是著名的石虎雕塑,它的受歡迎程度,絲毫不亞于真的老虎。說是石虎,其實是水泥澆筑的,但看著栩栩如生,虎虎生威。




翻翻很多杭州人的老相冊,里面可能都有和這只石虎的合影。不管是舉家出游,還是班級春游,無數(shù)杭州人來這里打過卡。


“我小時候就在這里拍過照片,我女兒3歲,第一次來動物園,也要在這里拍一張。”王女士給女兒拍完照說,這只石虎,真的是承包了幾代杭州人的童年記憶。

杭州動物園虎山,一塊巖石被涂繪成老虎圖案。
虎跑公園除了杭州動物園里的這只石虎,就在緊鄰的虎跑公園,也有一只惟妙惟肖的石虎。


這只石虎,就位于虎跑泉旁的巖壁下,大小和動物園的石虎差不多,就是顏色比較暗淡。


大年初一也有不少人特地前來,與它合影。



關(guān)于虎跑的來歷,還有一個傳說。
唐元和十四年,高僧寰中(又稱性空和尚)39歲時孤身來到此地,非常喜歡這個風(fēng)景靈秀的地方,可是住下沒多久,發(fā)現(xiàn)這里沒有水源,生活多有不便,本打算另尋它處。
誰知當(dāng)晚夢見有神人告知:“南岳有童子泉,當(dāng)遣二虎移來。”第二天性空和尚果然見二虎跑巖做穴,清澈泉水涌出,故將此泉命名為“虎跑泉”。


不少人會把虎跑的“跑”念成第三聲“pǎo”,其實,“跑”還有一種讀音就是第二聲“páo”,釋義走獸用腳刨地?戳嘶⑴艿挠蓙砭椭,“虎跑”的“跑”和“刨”是通假字,所以應(yīng)讀作第二聲“páo”。

虎跑夢泉,乾隆御筆“虎跑”石碑。
西湖群山連綿,適合華南虎棲息,常有老虎自江西、安徽一帶經(jīng)
天目山余脈而來。
杭州自古多虎,在歷代地方志中屢有記載。
宋真宗景德三年(1006年)農(nóng)歷三月起,老虎至少有11次進入杭州城里、西湖及市郊,甚至還直達鬧市區(qū)的云居山、慶春門、湖墅南路等一帶。
最多的一次是清順治十八年(1661年),有九只猛虎進入杭州城郊的超山,超山寺的僧人還設(shè)下陷阱,先后捕獲七只老虎。
老虎大鬧杭城最有名的一次,是在康熙二十一年(1682年)農(nóng)歷九月二十四日。那天天剛蒙蒙亮,一頭猛虎自運河游入現(xiàn)在的夾城巷,闖入知州凌煜家中,20余獵人前去捕虎都束手無策。
后來有人想出一妙計,將石灰裝入布袋,上屋揭開瓦頂讓陽光直射屋中,等老虎仰視時撒下石灰迷虎雙眼,然后用長矛猛刺虎口,最后總算捕獲這只大鬧知府的老虎。



虎跑公園,藝術(shù)家韓美林創(chuàng)作的雕塑《虎跑》。
“武林”竟然也和老虎有關(guān)你知道嗎,除了虎跑,杭州還有一個著名地名也和虎有關(guān),那就是“武林”。
古時西湖西面的靈隱群山,峰巒起伏,密林深山,常有老虎出沒,故稱“虎林山”。到了唐代,恰恰遇上了唐高祖祖父叫李虎,為避忌諱,就把“虎林山”改名叫“武林山”。從此杭州也就有了武林之稱。如今的武林門、武林廣場、武林路,都是源于虎的遺蹤而得名。

最后送出一個表情包,祝你“虎年躺贏”!
今日話題親愛的小伙伴: 你還知道杭州哪里可以尋“虎”,還有哪些杭州與虎的典故,歡迎留言與我們分享。
cr樂活杭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