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一座夢幻般的小漁村,與臺灣遙遙相對,一排排民居被村民大膽地涂成了各種顏色。爬上洞頭村的高處,遠眺村前的大海,心境瞬間開闊起來。在這里,哪怕是一個不起眼的角落就能拍出滿滿INS風大片!地址:溫州市洞頭區(qū)洞頭村(免費開放)
/ 碗窯古村 /把生活過得像詩
碗窯古村,一聽到這個名字,就覺得她像一位不諳世事的少女,含羞帶臊美若桃花。古村位于玉龍湖畔,依山傍水而建,這里的村民們以燒制陶瓷為生,間種幾分薄田,閑讀幾句詩書,把生活過得像詩。地址:溫州市蒼南縣橋墩鎮(zhèn)碗窯村
蒼坡村至今已有八百多年歷史,處處透著一股子的古意。村子按照五行相生相克和“文房四寶”規(guī)劃而成,有溪水匯成的“硯池”,黑色石凳狀如“墨錠”,長巷筆直如“毛筆”,石寨城墻鋪開如“紙”。
地址:溫州市永嘉縣巖頭鎮(zhèn)蒼坡村
/ 徐岙底古村 /《幸福三重奏》拍攝地

徐岙底古村,一個隱居深山的清凈古村,至今已有700多年歷史,用蠻石和卵石砌就的古老院墻順應了天地山形,四周被竹林掩映著,仿佛是仙人在世間的隱居地,一旦踏入村中,紅塵囂囂竟不復聞之~
地址:溫州市泰順縣筱村鎮(zhèn)(免費開放)
/ 水口村 /把生活過得像詩
一下車,嶄新的柏油路,白墻灰瓦,裊裊炊煙,山如眉黛,水如明眸……水口村,就像是一幅天然的山水田園畫卷。從村口沿溪緩行,煙波浩渺的綠色竹海、古色古香的老屋,與潺潺溪流相映成趣,說是“平陽的香格里拉”絲毫不夸張。
地址:溫州市平陽縣懷溪鎮(zhèn)水口村(免費開放)
02
溫州的景,用1個月都走不完
山川湖海,亦是遠方
/ 雁蕩山 /不游雁蕩是虛生
@視覺旅圖-劉勇東海岸頻繁的火山運動留下了銳利的山峰、擎天的石柱、壯闊的石墻與靈巧的疊嶂,從而筑成了雁蕩山這處江南沿海的脊梁。它位居三山五岳之列,去過的人無不被那壯闊的山水所吸引。地址:溫州市樂清市雁蕩山景區(qū)
/ 劉伯溫故里 /天生麗質(zhì)的世外桃源
華夏從不缺錦繡河山,也不缺壯麗奇觀,更不缺千古鴻章。劉伯溫故里,是大明王朝第一謀臣劉伯溫(劉基)的故鄉(xiāng),傳載了千古,續(xù)寫了百世。這里百瀑垂掛,以百丈漈稱冠神州,一條全國落差最大的瀑布,雄渾壯觀之氣鋪天蓋地而來。地址:溫州市文成縣百丈漈鎮(zhèn)
/ 楠溪江 /醉倒在楠溪江的溫柔鄉(xiāng)

@楠溪江景區(qū)官網(wǎng)楠溪江最不缺的就是那份自然純凈。這里是謝靈運眼中的江南山水,放眼望去即是一片清幽翠綠,靜默的山林,郁郁常青,輕輕的吸一口氣,大量的純氧進入肺部,一片清爽就此化開。地址:溫州市永嘉縣
地處浙閩交界處,烏巖嶺山高林密,人煙稀少,幾乎與外界隔絕,自古“巡方不至”。《中國國家地理》曾評價,“如果非得擇一山而行,我想我會選擇“烏巖嶺”而停。”地址:溫州市泰順縣烏巖嶺景區(qū)
/ 南麂島 /中國最美的10大海島之一

@視覺旅圖-蔡小愚/攝“去不了圣托里尼,就去南麂島吧”,南麂島擁有國內(nèi)唯一的貝殼沙,有海上日出、藍眼淚,還有星辰璀璨的夜,《中國國家地理》雜志更是將其評為了中國最美的10大海島之一。地址:溫州市平陽縣南麂島
03
“占領”歐洲的溫州味道
這才是真的世界頂流
/ 溫州海鮮 /
頓頓海鮮就是家常便飯
溫州坐擁狹長的黃金海岸線,承包了浙江第二大漁場、全國最大的水產(chǎn)品批發(fā)市場,是名副其實的海鮮王國。他們吃海鮮,吃的是一種原汁原味,簡單的煮、蒸、燒,再搭配一小碟自制醬醋,就足以調(diào)動出一番山海交融的鮮味。
/ 鮸魚 /
沒有一條鮸魚能活著游出溫州
溫州人對鮸魚的鐘愛是其他地方的人都難以想象的。據(jù)說溫州海鮮市場上,單單鮸魚一年就能賣出近3718噸!除了熱衷于把鮸魚煮著吃、蒸著吃、煎著吃、烤著吃,溫州人還會把它做成魚餅、魚丸、魚膠凍、敲魚……變幻出各種各樣的鮸魚料理。
/ 面 /隱藏的面食小王國
都說北方人愛吃面,溫州雖然地處南方,但是也不乏面食愛好者。清湯米面入口爽滑Q彈;清江三鮮面名氣大到上過《人民日報》;永嘉素面是美食中的“年長者”;文成拉面被譽為溫州版“蘭州拉面”;龍灣紗面湯里帶酒……通過一碗面,能感受到市井生活的真實氣息。
/ 炒粉干 /溫州人的鄉(xiāng)愁是炒粉干給的
在溫州,無論是街頭小攤大排檔,還是星級酒店,炒粉干都是招牌菜,對溫州人來說,這就是舌尖上的鄉(xiāng)愁!剛出鍋的炒粉干嚼勁十足,豬油完全滲入其中,與蔬菜、海鮮和雞蛋的香味充分融合在一起,完美治愈
溫州人的夜生活~
/ 糯米飯 /溫州早餐一霸
溫州話里早餐叫做“天光”,一早起來,溫州人的胃就是屬于糯米的。上班或上學前,吃一碗糯米飯,早已成了他們最平凡的生活日常。糯米咀嚼起來香軟粘糯,伴著滋啦作響的油條脆聲和滑嫩的香菇,來一碗豆?jié){或者紫菜湯,再好不過了!
/ 鴨舌 /溫州無舌不成宴
溫州土話喊鴨舌叫鴨賺!即來年大賺,寓意不要太好~鴨舌是很經(jīng)得起捉摸的吃食,醬味濃厚、爽嫩細膩,骨頭咬咬都覺得好香。左嚼嚼、右嚼嚼,輾轉(zhuǎn)很久,那迷人的味道方才釋放出來。
04
被低估的千年文脈
溫州的靈魂是有香氣的
/ 江心嶼 /文人墨客的朝圣地
@i鹿城
江心嶼是一座橫臥甌江的“蓬萊小島”,也是溫州文風盛行之所在。島上名勝古跡眾多,歷代著名詩人謝靈運、孟浩然、韓愈、陸游、文天祥等等都曾留跡于此,留下詩章近800篇,這股文風在歷史的長河里依然生輝。
/ 四連碓造紙坊 /依舊活在古法造紙時光里

《中國國家地理》雜志上曾提及:2000年前的蔡倫紙沒有絕跡,這個藏在西雁蕩山區(qū)的成片造紙坊就是最好的證明。甌海區(qū)澤雅古鎮(zhèn)的古法造紙有"中國造紙術活化石"之稱。走進山清水秀的澤雅,《天工開物》里描述的景象活生生就在眼前。
/ 東源村木活字印刷術 /
與《農(nóng)書》中所記載的不差分毫

圖源@李子柒

關于活字印刷,很多人記憶尚且停留在課本里的四大發(fā)明中。但在瑞安東源村,這門古老手藝卻因當?shù)厝诵拮遄V的習俗,被無心插柳地傳承下來。一塊塊上好的棠梨木上,老師傅一手老宋體,橫細豎粗,方方正正。一本本活字印刷的族譜,記錄了一個個家族的血脈故事。
/ 廊橋文化園 /世界橋梁史上的絕品

@林上兆/攝
泰順廊橋因電影《廊橋遺夢》而走進人們的視線,廊橋文化園里兩座橫跨東溪之上的“姐妹橋”——北澗橋和溪東橋,如長虹臥波,被譽為“世界上最美廊橋”。哪怕對橋梁建筑毫無研究,也會被他的美所震撼。
/ 塘河夜畫 /一部東甌史,半部在塘河
千年有多長?彈指一揮,滄海桑田。千年有多遠?時空倒轉(zhuǎn),就在眼前。“采蓮南塘秋,蓮花過人頭”,傳唱千古的南朝《西洲曲》,讓南塘成為一個浪漫的詩意棲居地。而古人筆下桃花源式的南塘,如今又在溫州活了過來。
入夜時分,踏入南塘河畔,坐上《塘河夜畫》的游船,光影交錯里,舞者們以塘河千年的民間傳說和詩詞歌賦為主軸,演繹流光溢彩的塘河人文故事。那些城市的喧囂此刻似乎都被夜色掩蓋,隨著光影的引導去邂逅一個實實在在的、充滿生機的南塘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