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場又一場的雨,把杭州慢慢帶入了深秋,路上的銀杏樹葉也開始慢慢變黃,感覺這一年沒做什么,就只剩下兩個月就又是新的一年了。
時間靜止的上半年過后,最明顯的體會是,更要好好的感受生活,因為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更先到來。
西湖的喧囂,被幽靜的八盤嶺路驅散,楊公提上的車水馬龍,像是隔世的舊夢。如果不是特意尋找一家頂級的度假酒店——“紫萱度假村”,怕是要被人遺忘。
紫萱里有三家餐廳,曼殊懷石料理、解香樓中餐、三嚥閣法餐,這三家餐廳是杭州餐飲的翹楚,都排進了Top10。后面兩家在前幾年已經去過,我更喜歡蟹香樓多一點。
這次,選了一個特別的日子,去了心心念念的曼殊。
曼殊懷石料理
地址:西湖區(qū)八盤嶺路1-1號紫萱度假村內

曼殊被稱作“杭州第一日料”,無論是食材、裝修設計、還是服務,都沿用日本的傳統(tǒng)。

懷石料理是日本的高檔菜色,對食物和餐具的擺放都有很高的要求,甚至被當地人視為藝術品。
懷石料理最初在日本茶道中,為品茶過程中主人請客人品嘗的飯菜。“懷石”是僧人在坐禪時腹部放上暖石來對抗饑餓感。重視菜品的季節(jié)感,注重呈現形式和盛器的選擇,形式多為“一汁三菜”。從色香味中都能感受到禪意。
會席在日料中代表最高境界,一般覺得自己出品不夠巔峰的話他們會叫自己小料理,用來區(qū)別于其他的專門店,而曼殊從裝修,選址,所用的食器都完全符合會席的規(guī)格。


曼殊有四個日式包廂和兩個中式包廂,還有板前位。
日式包廂因為能看見外面的風景,顯得非常開闊,玻璃也是擦的锃亮,毫無遮擋。外面淅淅瀝瀝下著雨,透過整面落地窗,景色美得就和墨跡未干的山水畫一樣。
我在的包廂外面是一個很大的楓樹,試想楓葉變紅的時候,又會是另一番景色。

八盤嶺里周圍風景非常有野趣,而曼殊懷石料理的裝修氛圍很日式,外面是純粹的日式京都的庭院,印入眼簾的便是門口的枯山水,枯山水小路蜿蜒,草木間禪意濃濃,幽靜自然,有種來到京都的感覺。

日式庭園給人一種平和寧靜的冥想,其設計思想是克制、秩序、和諧和雅致。它們是對生命熱愛的表現,是對季節(jié)變化無常、轉瞬即逝的大自然的接受,也是對永恒的感觸和幻想。
再往前走幾步,門口身著和服的迎賓小姐已掀開門簾等待客人的到來。
入座后遞上了擦臉的溫毛巾和歡迎茶水,隨后來自日本的管家小姐和中國的服務員進入了包廂,歡迎客人的到來,并介紹用餐的主要食材和大致需要的用餐時間,讓人感覺安心又舒適。

春夏秋冬菜單不一樣,現在是秋季菜單,每上一道菜小姐姐都會講解。

開胃酒是梅乃宿的桃子酒,可以挑選喜歡的小杯子喲,濃郁的芬芳和醇厚的口感讓人忍不住想多喝幾杯。因為太好喝了,立馬在天貓店下單了一整瓶。



金槍魚壽司吃進嘴里肉很新鮮,肉質飽滿而帶來的鮮美的味道,再加上入口即化的口感,體驗真是太美妙了。
最喜歡的是左下角的真鯛,配上特調的醬汁和現磨的山葵,入口即化,口感層次分明。
整個擺盤都是由枯枝和樹葉組成,我對這個紅色的花苞葉子很感興趣,大家是否知道這是什么呢?

前菜是煙熏茄子、鴨肝、香魚甘露煮。



整個懷石料理中,我最最喜歡的是這個甘鯛。煎炸過的魚鱗酥脆爽口,底下是特調的蟹肉羹,這個吃到最后,我竟然很沒禮貌的舔盤子了。。。

「懷石烤肉」主角食材是和牛。肉色澤好看,將它切成四方形,放在石頭上烤,慢慢就有肉香。
滋滋冒煙的時候搭配調制小料,牛肉鮮嫩多汁,進嘴后有油脂分泌,但不膩,肉很嫩,爽口。搭配解膩的小番茄、杭椒和山藥,體驗了一次入口即化的傳說~



秋鮭三文魚籽炊飯也美味,灑在上面是日本進口的小蔥,特別的細小。一整鍋吃不完打包回家,得到家里“領導”滿分的贊。

來自千葉縣的鮑魚,配上高湯燉煮的蘿卜和青海苔。


星鰻蓮蒸的湯汁實際上做的非常粘稠,像果凍一樣,有點像是法餐的味。
「黑糖液氮冰淇淋」底下是芝士醬,上面是黑糖冰激凌搭的開心果碎。兩者一起放進嘴里,口感甜得恰到好處,冰研磨到細膩得仿佛是冰激凌的口感。





總之,晏殊的菜品無論是口感、創(chuàng)新、食材都是高品質的存在,無論是口感還是服務態(tài)度都是非常讓人舒適的,再加上它的隱秘性,真是慶祝的絕佳地點~
價格在杭城的日料價格中算得上是最高的,人均2000,但是體會過后也就知道這個服務與食材的選擇,完全對得上價格~
斑斑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