聽說我在寫杭州年貨地圖,于是她極力推薦我去大馬弄,據(jù)說是杭州年味最足的地方。聽這么說,斑斑也有點好奇,趁著難得的好天氣,斑斑決定去看看這條傳說中的小弄堂。
這條巷子就在城隍牌樓巷到察院前巷中間,坐公交從鼓樓站下車,走不了幾分鐘就能看到城隍牌樓巷,往里走就能看到大馬弄的牌坊。全長不過200多米,卻藏著杭州最后一個馬路菜場,據(jù)說這里是杭州最有年味的地方。

大馬弄牌坊,據(jù)說這三個字是從毛主席書法里扣出來的。
大馬弄,杭州年味最濃的地方
平日里是「馬路菜市場」的大馬弄,年末就成了最熱鬧的「年貨一條街」。倉前羊肉、諸暨年糕、龍游發(fā)糕、義烏凍米糖、臨安山核桃……各地的食材都能在這條小巷子里買到。要準(zhǔn)備一桌傳統(tǒng)杭州年夜飯,這里走一圈也能輕松搞定。

城隍牌樓路口第一家就是賣春聯(lián)掛歷的裝飾品的,紅紅火火,越臨近春節(jié)生意越好。

老底子的年夜飯菜單里,白切雞、八寶飯、醬鴨、元寶魚、炒二冬、春卷都是必須的。巷子里光賣春卷的就有3家。
候大姐春卷
地址:大馬弄56號


候大姐就在大馬弄中間,有著最顯眼的門頭。春卷的意頭好,回家炸到金黃酥脆,疊起來就像一座金山,寓意著[黃金萬兩],因此越到過年,買的人越多。春卷一般有兩種餡,甜餡包的是豆沙,咸餡是春筍、肉末、雪菜、豆腐干,也是最受歡迎的。
店里還賣素?zé)Z和蔥包燴,上至大爺大媽,下至小孩,回家的路上都愛買一幅蔥包燴解解饞。
小左金元寶蛋餃
地址:大馬弄56號


煎的金黃的金元寶蛋餃也很受歡迎,4點不到這家攤位前就排起了隊。老板澆蛋液、放肉餡、包蛋餃一氣呵成,動作麻利的很,但也跟不上大家一盒一盒買的速度。一般杭州吃法跟簡單,回家下點青菜、粉絲,就已經(jīng)很鮮了!
杭菜
地址:大馬弄6號


巷子里還藏著一家杭菜,老板娘徐奶奶經(jīng)營這個攤子十多年了,菜品也從一開始老三樣豆腐小吃到現(xiàn)在十幾樣傳統(tǒng)杭菜,獅子頭、四喜烤麩、紅燒肉...
素?zé)Z、素腸、卷雞是賣的最多的招牌,徐奶奶最開始做杭菜生意時,就是靠著素?zé)Z打出了名聲。湯鹵是秘制,鮮甜香軟,別的地方吃不到這樣的味道。


大名鼎鼎的阿胖鹵鴨在也這條巷子里,開了二十多年。店里用的是嫩鴨,好吃的關(guān)鍵在于一鍋20年老鹵,鹵鴨色澤紅亮,醬香濃郁,光是擺在案桌上就散發(fā)著誘人的光澤與甜香。47元一只,24元半只,配上一小袋濃稠醬汁,上桌就是一道硬菜了,老板娘說這店也開不了多久了,該到退休的年紀(jì)了,小孩們吃不了這個苦做不來這種,何況自己工作也不差。大家且吃且珍惜,說不定哪天就真的關(guān)門了。

走的時候買了半只回家,還沒來得及拍照就先吃掉了兩塊,味道的確名不虛傳,鴨肉鮮甜緊實,不用蘸醬汁就已經(jīng)非常入味了,吃的時候連骨頭上的肉都想抿干凈。
大馬弄張師傅羊肉
地址:大馬弄20號
要說羊肉,杭州倉前的羊肉和羊鍋是出了名的,大馬弄張師傅賣的就是倉前的羊肉,上城區(qū)就這么一家山羊肉專賣店。下午4點左右的時候,店門口一下子已經(jīng)圍了4、5個顧客在買羊肉,吳山腳下街坊們的購買力不容小覷。纖維厚的羊腿肉是年輕人的最愛,老人愛吃脂肪多口感軟糯的羊蹄肉。買好的羊肉直接在店里切好,切的薄一點好蘸料,切的厚一點有嚼勁,有什么要求直接說。再配一份秘制的蘸料,絕了!
上塘高架橋還沒建起來的時候,張師傅就在這里做生意了。他是安徽蕪湖人,在杭州近40年。在倉前一家羊肉店做了五年學(xué)徒,有了自己的手藝才出來開店。開了二十年的小店鋪清爽干凈,玻璃窗上沒有一點油漬。

諸暨年糕專賣

年糕寓意著年年糕,過年家里是要常備的。浙江兩種年糕最出名,一種是上過《舌尖》的寧波水磨年糕,還有一種就是諸暨年糕。大馬弄有兩家年糕專賣店,分別賣這兩種。
年糕又分三種:全糯米的「糍粑」,蒸完撒白糖、紅糖,溫暖又頂飽;三分之一糯米、三分之二粳米的年糕適合加咸菜、青菜水煮,連湯都醇厚鮮香;全粳米的年糕糯性少,適合加肉絲、雞蛋爆炒。
老義烏麻糖
地址:察院前巷226號


看見這個凍米糖,還是很有親切感的,小時候爺爺奶奶最喜歡吃的零食。從芝麻、小米、糯米,再到現(xiàn)在五谷雜娘,凍米糖依舊甜而酥脆。冬天搬條椅子到院子里,幾塊凍米糖就是打發(fā)時間最好的零食。
鄒記召文炒貨
地址:中山南路341號

杭州人過年干貨也是必不可少的,尤其是臨安山核桃,每年都念叨著價格貴,每年都要買一點。
察院前巷口的這家鄒記召文炒貨,每到年關(guān)時候生意都好到忙不過來。
沿街小攤


這家腌菜沒有門頭,老板就在自家門口支了個攤位。老遠(yuǎn)走過來就聞到冬腌菜的香味,用自家的大缸腌著。腌菜洗干凈切碎,加點冬筍、肉絲或者豆干炒一炒,過年的大魚大肉都不稀罕,這一碗就足夠下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