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藏: 25 | 閱讀數(shù):62770 | 回復數(shù):84

V14
最后更新于: 2022-10-08 10:36 |只看樓主
一家人坐在一起
吃一頓其樂融融的團圓飯
實在是太幸福的一件事了

但歡樂的背后
也潛藏著一些健康隱患
比如讓很多人都有所耳聞的

幽門螺桿菌

幽門螺桿菌的自白:感染了8億中國人,我是你最該了解的細菌

-----自述分隔線-----

我是幽門螺桿菌(簡稱:Hp)
是個拖著 七八根鞭毛的綠胖子

幽門螺桿菌的自白:感染了8億中國人,我是你最該了解的細菌幽門螺桿菌的自白:感染了8億中國人,我是你最該了解的細菌

別看我長得挺可愛
卻是你們人類的
大麻煩

作為細菌發(fā)展史上 最成功 的病原體
本菌憑借極強的耐酸性
順利成為極少數(shù)
可以在 胃里生存的常駐細菌

幽門螺桿菌的自白:感染了8億中國人,我是你最該了解的細菌

到目前為止
全球有超過一半 人的胃
都淪為了我的寄生地

比如 14 億中國人中
就有 近 8 億人 是我的俘虜

幽門螺桿菌的自白:感染了8億中國人,我是你最該了解的細菌

一旦我成功住進胃里
即便是最健壯的成年人
我也可以輕易騙過他們的免疫系統(tǒng)

想趕走我?
太難!

幽門螺桿菌的自白:感染了8億中國人,我是你最該了解的細菌

大部分時候
我都得「夾起尾巴做菌」
假裝跟你們和平共處

偶爾悄咪咪搞點小動靜
比如 腹脹、惡心、胃痛
用這樣的方式來刷存在感

有時候也搞出來個
消化性潰瘍、消化不良
讓你煩不勝煩

幽門螺桿菌的自白:感染了8億中國人,我是你最該了解的細菌

這些小打小鬧
讓大多數(shù)人以為自己「腸胃不好」
「老胃病」
很難聯(lián)想到是我在作怪

這也是為什么
我的感染比例如此之高
卻只有 20%~30% 的人
會察覺到我的存在

幽門螺桿菌的自白:感染了8億中國人,我是你最該了解的細菌

真正讓我一路出名的
還是會增加胃癌風險這件事

幽門螺桿菌的自白:感染了8億中國人,我是你最該了解的細菌

有研究證明
被我纏上的人患胃癌概率
是沒遇上我的人的6倍

這也讓我一舉拿下了
世界衛(wèi)生組織欽定的超級細菌
國際癌癥研究機構
授予的I 類致癌物等「榮譽稱號」

幽門螺桿菌的自白:感染了8億中國人,我是你最該了解的細菌

我最最喜歡欺負的就是
老人和孩子

幽門螺桿菌的自白:感染了8億中國人,我是你最該了解的細菌

在全中國40%~60%
10歲以下兒童的胃里
都有我的身影

要知道,兒童時期
可是我菌傳播的「黃金期」呀

那你一定很想知道
我是怎么糾纏上這些寶寶的吧?
我來提醒提醒你們——

幽門螺桿菌的自白:感染了8億中國人,我是你最該了解的細菌

像這樣的嚼碎食物喂飯
是不是有點熟悉?
還有動不動就 親寶寶嘴巴
不注意餐前清潔手部和食品衛(wèi)生
都可能讓我輕易進駐到寶寶體內

更別提中國式聚餐時
客氣熱情互相夾菜的習慣
也給本菌提供了一個
傳播的好機會

只要有一個人被感染
那他用過的筷子
就很可能會成為我「順風車」

幽門螺桿菌的自白:感染了8億中國人,我是你最該了解的細菌

你們的共餐方式
正在為我向兒童體內的轉移
提供著便利的條件……

所以,為了孩子的健康
你們最好盡快建立一個健康的用餐模式!

關于幽門螺桿菌

幽門螺桿菌抗酸性強,因此可以長期生存在胃部,并不斷繁殖。

大部分的時候,被感染者沒有不舒服的表現(xiàn),可以和幽門螺桿菌和平共處。

幽門螺桿菌可以通過 13C 或 14C 呼氣試驗進行檢測。40 歲前的成年人,沒有查過幽門螺桿菌的,建議檢查一次,特別是有慢性惡心嘔吐胃痛等癥狀的人群。

40 歲后建議直接做胃癌篩查,不用單獨查幽門螺桿菌。

無需將幽門螺桿菌測試作為兒童的常規(guī)檢查,但以下兩類特殊兒童建議去做檢查:
1、有消化性潰瘍
2、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

對于兒童來說,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更加重要,這樣做可以降低傳染給孩子的風險:

1、教會孩子注意個人的手部衛(wèi)生和食品衛(wèi)生注意事項
2、不要口口喂食,不要親孩子嘴巴
3、有條件的情況下,采用分餐制度
4、多人聚餐,孩子使用個人碗筷單獨進餐

隨手轉發(fā)到家族群
建立健康的用餐方式
讓幽門螺桿菌無計可施!

來源:丁香媽媽
  • 人贊過
查看更多
V14 發(fā)表于: 2021-08-27 10:41 |只看該作者

希望早日研發(fā)出疫苗
V13
發(fā)表于2021-11-15 07:56

疫苗不保險,而且影響身體
V15 發(fā)表于: 2021-08-27 10:41 |只看該作者

真的好想用公筷,看著別人在盤子里扒拉好想吐
V14 發(fā)表于: 2021-08-27 10:41 |只看該作者

國人的用餐方式真的很容易傳染,但每次家庭聚餐要求用公筷都被看作異類,怕死,潔癖,苦口婆心,給他們科普,沒人當回事
V14 發(fā)表于: 2021-08-27 10:41 |只看該作者
1#

得過治愈的人還會再得嗎?是不是就有抗體了
V9
發(fā)表于2021-08-28 13:15

不是病毒
V10
發(fā)表于2021-09-04 22:25

有數(shù)據(jù)顯示,第一次感染治愈后,再次感染的可能性為約1%
V14 發(fā)表于: 2021-08-27 10:41 |只看該作者
2#

讓家里老年人用公筷,比登天還難
V8
發(fā)表于2021-09-04 23:10

老人肯用,但用著用著就亂了
V15 發(fā)表于: 2021-08-27 10:41 |只看該作者
3#

應該怎樣治療
V15 發(fā)表于: 2021-08-27 10:41 |只看該作者
4#

放寬心,別擔心,養(yǎng)好精神,樂觀應對!
V15 發(fā)表于: 2021-08-27 10:42 |只看該作者
5#

治療幽門螺旋桿菌的藥太難喝了,還沒去復查希望治愈了,再不想喝四聯(lián)了
V9
發(fā)表于2021-08-28 13:15

你吃不是膠囊和片劑?
V11
勛章 勛章
發(fā)表于2021-08-28 13:47

四聯(lián)是藥啊 不苦啊
V13 發(fā)表于: 2021-08-27 10:42 |只看該作者
6#

不讓親吻孩子嘴巴本來就應該是常識.,卻還有那么多的人不當一回事
V14 發(fā)表于: 2021-08-27 10:42 |只看該作者
7#

趕緊讓家里的老人都查一查,千萬別傳給孩子了

實人認證

V15
勛章
發(fā)表于2021-11-13 15:54

基本上都有,胃有不適的老人更加100%
V14 發(fā)表于: 2021-08-28 13:44 iPhone客戶端 |只看該作者
8#

還是要注意衛(wèi)生
V14
勛章 勛章
發(fā)表于: 2021-08-28 14:08 Android客戶端 |只看該作者
9#

學術的文章首先要嚴謹,何況置頂首頁了,14億人口8億感染的數(shù)據(jù)哪里來的?!之前看到專業(yè)醫(yī)學網(wǎng)站可不是這個數(shù)據(jù),19樓的編輯越來越年輕,常識問題的經驗呢?
V9
發(fā)表于2021-09-04 21:38

我不懷疑 只是這個都是有數(shù)據(jù) 基本上每個人都有主要看多少量。超過指標就有問題 沒超過就沒事。
V13
發(fā)表于2021-11-15 07:55

回復@故事的小黃瓜11 問題是這個細菌本身就存在的,比如別人呼出來的就有,
V13 發(fā)表于: 2021-08-28 14:09 Android客戶端 |只看該作者
10#

了解了
V16
勛章 勛章
發(fā)表于: 2021-08-28 16:31 iPhone客戶端 |只看該作者
11#

胃癌的誘因之一
貴賓
勛章 勛章
發(fā)表于: 2021-08-28 16:43 iPhone客戶端 |只看該作者
12#

學習了
V14
勛章 勛章
發(fā)表于: 2021-08-28 19:17 Android客戶端 |只看該作者
13#

查一下還是比較方便的

實人認證

V15
勛章
發(fā)表于2021-11-13 15:55

吹氣,時間還是挺久的
V15
勛章

實人認證

發(fā)表于: 2021-08-28 20:48 Android客戶端 |只看該作者
14#

下次去檢查下
V16
勛章
發(fā)表于: 2021-08-28 23:01 iPhone客戶端 |只看該作者
16#

很專業(yè)!
V16 發(fā)表于: 2021-08-29 10:12 iPhone客戶端 |只看該作者
17#

很專業(yè)的科普
V9

實人認證

發(fā)表于: 2021-09-04 22:13 iPhone客戶端 |只看該作者
18#

太容易復發(fā)了,吃藥好了兩年,今年體檢又有了
V6
發(fā)表于2021-09-12 23:52

主要是中國人就餐時的進食習慣不好,一個盤子里的菜誰的筷子都會伸進去翻來撥去,你說衛(wèi)生嗎?
V13
發(fā)表于2021-11-13 15:21

吃中藥試試,

實人認證

V15
勛章
發(fā)表于2021-11-13 15:54

回復@18694199 算了吧,連啥是細菌都不知道的醫(yī)學,你能信?
V13
發(fā)表于2021-11-14 08:23

回復@gitsoft 身邊有朋友看好的,當時邊上另外兩個迷信西醫(yī)的朋友很吃驚,認為絕對不可能

實人認證

V15
勛章
發(fā)表于2021-11-14 09:30

回復@18694199 先去了解一下什么叫幸存者效應。

另外我有家傳秘方,保生男孩,無效退款。
查看更多4條評論
V15
勛章
發(fā)表于: 2021-09-04 22:24 iPhone客戶端 |只看該作者
19#

還好家里人都沒有
V15
勛章 勛章
發(fā)表于: 2021-09-04 23:17 Android客戶端 |只看該作者
20#

及時治療 吃藥還是能好的
V14

實人認證

發(fā)表于: 2021-09-04 23:21 Android客戶端 |只看該作者
21#

早發(fā)現(xiàn)早治療
V16
勛章 勛章
發(fā)表于: 2021-09-04 23:23 iPhone客戶端 |只看該作者
22#

好可怕
V15
勛章 勛章
發(fā)表于: 2021-09-05 06:57 Android客戶端 |只看該作者
24#

每個星期煮一次筷子比吃藥強

實人認證

V15
勛章
發(fā)表于2021-11-13 15:56

消毒柜每天都要用
V12
勛章
發(fā)表于: 2021-09-05 06:57 Android客戶端 |只看該作者
25#

有土方的
V15
勛章 勛章
發(fā)表于: 2021-09-05 09:52 Android客戶端 |只看該作者
26#

這跟地區(qū)有關系……我娘家從小到大都是分餐的,婆家是一個盤子吃,還習慣翻來覆去,我只能隨大流了

快速回帖 使用(可批量傳圖、插入視頻等)

表情
新用戶注冊
寫好了,發(fā)布  Ctrl + Enter 快速發(fā)布

成員:46530 | 帖子:66811

成員:46530 | 帖子:66811

 

 19